相机Z63的思考和对比购买20250408
备选与对比
胶片FM2、FE
新胶片选择
相较于胶片模拟,给人最正宗的色调色彩效果。然而弊端太严重无法接受:电子化和分享能力差,无法满足实时分享需要。等待时间长,胶片和额外开销较高,只能作为备用机器。收藏价值高,导致旗舰型号溢价,无法用作主力相机,而作为备用机则更加累赘。综上,不进行购买。
新Z52
早就有所传言的Z52型号,大家最想要的Z63,就在Z62基础上升级了E7处理器还有一些周边软件。
保留了今天来说仍然够用的2400像素传感器老大——IMX410型号,以及仍然灰烬的裁切4K60p的能力,以及不裁切的4K30p能力
能力和价格之间需要求得平衡,与Z63主要的差距全部在于新的部分堆栈传感器带来的提升,在我的日常使用领域中主要是连拍、识别、EVF卡顿等能力的差异。
Z63
现在的价格有点过于美丽了,但是为什么尼康总是7折康?
需要在A7M5的消息放出之前进行立刻购买。
考虑到价格是比较Z63和Z52之间的因素,可以关注Z52发售后的加价预约和港水价格情况,再判断Z63的低价购入是否足够值得。
不会买但是参数标杆
索尼A7M3——对焦能力和BSI带来的画质能力
IMX410初代概念神机器。龟速连拍。辣鸡屏幕和直出能力
其实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索尼E卡扣的镜头真的强吗?
一变一定的选择:55ZA?腾龙28200大变焦?
其他竞争对手们
尼康这边的机器在对焦识别和跟踪方面还是远远落后索尼大法和R52这样的全像素双核对焦机器。
但是选择尼康主要也是因为这边镜头的素质很强,或者说在我承担能力范围之内的镜头都能做到各家性价比领先的水准。是错位竞争的最大受益者。最好的狗王50 1.8 最强的85 1.8,没人爱用的35mm,标头24120 f4,极具性价比和竞争力的2470f4,拉胯的70200,拉胯的超大光圈1,2镜头系列,拉胯的100400。超级大炮独一份。640 445 663等。180600基本也是拉胯。对比下来好像确实是我用的这几颗都算不错的镜头。
考虑到换门的成本,似乎还是尼康更好用一些。
R62
A7M4
R52 比Z8在机身方面上强那基本是肯定的。
Z8
zve1
Zf
emmm 甚至富士(x 富士才是最明显的only fuji can do? 小巧轻便性能强,面向爱好者级别的相机。但是显然尼康还是一个做专业相机的厂商(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总之,需要思考那些only xx can do 的使用场景。
索尼新机A7M5
很难说价格方面能有多少竞争力
性能方面受到自家已有产品的诸多压力和限制
多方传闻表示还是3300w那块传感器。
索尼貌似在动态范围方面真的要强不少,但是如果又具备了多张叠加HDR的能力,那么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重点关注的参数和性能
对焦
动态范围
静态+视频
静态的计算方式是14bit-白色到顶-按照信噪比要求去除黑色部分。由于白色到顶基本很小,就不计算。由于黑色部分的可用性要看信噪比的数值,所以动态范围在宣传上是有区别的。当然了最大动态范围就是14ev了。
暗光性能
p2p网站上专门有一块是说提升iso有用还是后面提亮更有效果,现代的微单基本都是前期iso提起来没问题。
信噪比
key tips
可以贪一手发票,但是需要询问能否补发票以及补发票的价格,这需要店铺信用和多年老店
港行就是在在香港销售的正规渠道产品,部分产品可以享受联保,在国内也可以享受保修服务。
因此,港行是完全可以购买的,但在购买前要和店家咨询清楚是否有三地联保,如果没有,如何进行维修。
虽然一般来说写着港货就默认水货就可以了,指没有正常报关的商品
what else
现在摄影也出现领域分化难以兼顾的情况,水桶机或将要被拉升到旗舰机的水准上,水桶机这个称呼似乎已经名存实亡。
比方说体育机就要速度快,那么就可以放弃raw读出,直接超级读出速度没问题能用。另外如果是读出速度高,那么其视频能力一定是有基础保障的强的,所以厂商肯定就是优化一下肯定就会把相关的软件方面的东西端上来用了。
比方说静态风光机,那就是纯看传感器性能,A7R2,Z7就完事了,不过A7R2貌似价格很崩,但是Z7就坚挺,不知道为什么。
日常拍摄的机器,其实apsc再加上比较好的外观和出片能力,街拍是不错的,侵入感弱,便宜,轻便,像素密度和解析力其实不弱。比手机强而且不用吃屎。